Pectra 升级倒计时,以太坊还能再破一次4000吗?——3月27日space嘉宾观点整理
以太坊作为区块链生态的“智能合约之王”,曾是上一轮牛市的核心驱动力。然而,近两年其市场表现持续低迷,链上活跃度下降、鲸鱼抛售潮涌现、新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接踵而至。在近期一场由金色财经主办的space中,三位资深从业者
资深链游玩家【佐々木星野】
香港概念创建者【小渔夫】
C Labs Partner【Demir】
围绕以太坊的技术升级、市场定位、合规前景等话题展开激烈探讨。
一、Pectra升级如何提升以太坊的可扩展性和效率,能否重振市场信心改善以太坊的低迷处境?
星野:以太坊当前的困境部分源于Layer 2生态的过度竞争与叙事疲软。
“Layer 2项目虽多,但实际应用场景有限,用户需求未被真正激发。”他认为,以太坊若想突破,需跳出原有框架,拥抱AI技术。AI与区块链结合:全球AI技术浪潮下,以太坊可探索智能合约与AI模型的深度结合,例如开发去中心化AI训练平台或数据市场,为链上生态注入新叙事。
性能瓶颈待解:Pectra升级虽引入质押上限提升等功能,但主网性能优化进展缓慢,“从提案到落地需数年,黄花菜都凉了”。
小渔夫:以太坊的未来在于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与合规化进程。
RWA赛道潜力:“特朗普家族在以太坊上发行稳定币、美债代币化等案例,证明以太坊仍被视作‘世界银行’级基础设施。”若RWA生态成熟,可吸引传统机构资金入场。
合规化突破口:美国稳定币法案若通过,将推动以太坊成为合规资产发行首选链,“但前提是解决链上链下数据一致性问题”。
Demir:官僚主义拖累技术迭代
“升级效率低下、内部官僚化严重,导致技术迭代远落后于竞争对手。”
案例分析:Uniswap曾尝试推动以太坊Gas费改革,但因基金会流程冗长最终选择自立门户,折射出生态创新受阻的现实。
外敌威胁:Solana、Aave等高吞吐量公链持续蚕食市场份额,以太坊“结算层”定位岌岌可危。
二、市场上充斥着对以太坊的失望情绪,鲸鱼也正在频繁离场抛售以太坊,对以太坊未来的市场走势和生态发展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
Demir通过数据指出,以太坊/BTC汇率已从2021年的0.08跌至0.025,年内可能跌破0.01。“大户共识消散是主因——他们发现创新已转向其他链。”
持仓分散度危机:前十大钱包持仓占比超30%,庄家控盘风险加剧散户恐慌。
质押ETF缺失:当前以太坊ETF无法支持质押收益,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缺乏吸引力,“机构资金宁愿选择比特币ETF”。
三、面对以太坊新需求减弱的现状,有哪些可行策略能刺激新需求增长?
小渔夫认为,以太坊需重塑“赚钱效应”以吸引新资金:美国NFT融资合法化法案若落地,可能重启NFT热潮,带动链上活跃度。抽象账户(AA):通过简化链上操作(如无Gas费交易),可降低Web2用户进入门槛,“像用微信支付一样玩转DeFi”。
星野:“以太坊是山寨币晴雨表。”若以太坊价格反弹,可能预示山寨季来临。“但当前市场资金要么屯比特币,要么存稳定币,缺乏冒险动力。”
四、宏观经济改善需达到何种程度,以太坊才有望重返 2500 美元并稳固支撑位?
Demir:需比特币涨至10万美元,Demir通过历史数据建模提出,以太坊/BTC汇率与比特币价格呈强相关性。“若比特币年内冲高至10万美元,以太坊或短暂触及2500美元,但长期仍看跌。”
小渔夫:质押ETF或是转折点
“若以太坊质押ETF获批,收益结构将彻底改变。”小渔夫预测,此举可能推动以太坊价格突破1万美元,“传统资金对生息资产的偏好远超纯投机标的”。
三位嘉宾一致认为,以太坊需放弃“大而全”的叙事,转向垂直领域:
小渔夫:聚焦RWA+DeFi组合,打造美债、房地产等现实资产上链标杆案例。
Demir:押注ZK-Rollup技术,通过隐私计算吸引金融机构。
星野:借势AI赛道,开发链上AI模型交易市场。
结语:信仰与现实的博弈
以太坊正站在十字路口:一边是技术迭代缓慢、官僚主义缠身的现实困境,另一边是RWA、AI、合规化等新叙事带来的想象空间。正如小渔夫所言:“散户的悲观不重要,重要的是庄家是否愿意讲一个新故事。” 若以太坊能抓住合规化浪潮、突破性能瓶颈,或有望重演“凤凰涅槃”;反之,其“公链之王”的地位恐将被更具活力的生态取代。
直播回放链接:https://x.com/i/spaces/1lPJqMWnRdAJb
备注: 本文基于嘉宾的直播讨论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声明:本文系金色财经原创稿件,版权属金色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金色财经",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金色精选
白话区块链
闪电HSL
蜂巢Tech
FT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