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金色财经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jinse.cn) 举报

    加密生态回归常识:迷因币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在前些天的文章中,我曾经引用过一位科技博主评论加密生态投资者的话,大意是:他认为加密生态中的绝大部分玩家连一些常识都不具备,纯粹就是赌徒。

    这位博主所强调的常识就是指在商业投资中必须考虑的一些基本要素,比如项目一定要有商业模式,换句话说要能提供价值,能持续挣钱,能产生利润。

    把这个认知应用到加密生态,就是除了被视为类比特币那一类资产之外的其它项目都应该考虑它们的商业模式。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内心是有点抵触的。

    因为过去这么些年,起码我自己对所参与项目的“商业模式”是看得不多的。我主要看的是所谓的“宏大叙事”。

    用这个方法在过去这些年还是挣到了钱,为什么?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大部分就是运气。

    段永平曾经点评过一个案例。

    在那个案例中,一位玩家各种花哨的把事玩得风生水起,各种光鲜的名词满嘴跑。段永平说,这位玩家前面肯定用这套方法还挣过不少钱。

    看完这段点评,当时我的后背就生出一丝凉意。

    要在投资市场持续地参与下去,是不可能长期靠花哨把事和满嘴名词的,还是要回归投资的常识,回归投资的本源。

    段永平对巴菲特的投资和风险投资有过一个在我看来很直观的表述:

    巴菲特的资金量非常大,所以他的目标都是体量很大的公司。对于体量小的公司,他即便找到了,往往这样的公司他也买不了,因为这些公司容纳不下他希望重仓的资金体量。

    而对于小资金的投资者,就可以在市场上寻找机会更多的小公司,它们的回报会远比那些大公司要好得多,这就是风险投资。

    93jJ7ipI9Zj6xvLeu5TUgRdcgFylZixI6xuuaHaG.jpeg

    尽管这两种投资方式不同,但它们所寻找的公司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要找一个能持续产生价值的公司,要有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和好的价格。

    无独有偶,这两天我看了朱啸虎的一段访谈,谈到了他在风投过程中选择企业的标准时也特别强调,他投资的企业一定要能商业化,商业化是不是能持续。

    这些都是商业的本质。

    在他的访谈中,他谈到当下非常热的某个“小龙”,认为这个“小龙”在当下的环境中很可能会上科创板,而且还会表现得非常好。

    但他还是更喜欢基本面好的公司。

    在加密生态,像这样的“小龙”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它们有着宏大的叙事,很迎合当下人们追捧的热点、很符合人们谈论的风口,我们知道它一上币,其币价就会有一波热潮。我们就知道谁能先抢到筹码谁就能趁这波热潮挣到钱。

    围绕这个思路,猜市场情绪、看链上数据、探内幕消息、做多做空就自然而然成了后面的一系列操作。

    然而它们的商业模式、它们能否持续基本上是没人谈,更没人深入探讨的。

    宏大的叙事可以想象、伟大的故事也可以讲,但叙事和故事最终还是要看能不能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否则单靠讲故事的模式注定是不可能长久的,注定是一场热闹过后一地鸡毛。

    jinse.cn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jinse.cn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0/140
    提交评论
    文章作者: /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系金色财经原创稿件,版权属金色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金色财经",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金色财经 > 道说区块链 > 加密生态回归常识:迷因币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 寻求报道
    • 金色财经中国版App下载
      金色财经APP
      iOS & Android
    • 加入社群
      Telegram
    • 意见反馈
    • 返回顶部
    • 返回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