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金色财经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jinse.cn) 举报

    FATF——全球加密资产合规棋局的真正推手

    在曼昆律师发布的《曼昆研究 | 开曼新规速览:虚拟资产合规进入“监管深化期”》中,我们详细分享了开曼群岛2024年VASP修订案对Web3项目架构、审计、牌照等方面的严格规定。而此前,我们也曾分别解读过迪拜、香港发布的VASP法案。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了一个共同点: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VASP的定义范围、架构设计、信息披露义务以及AML/KYC监管要求,都呈现高度趋同的趋势。

    那么,为什么全球VASP法案会呈现出如此惊人的趋同?难道只是巧合,还是背后另有“看不见的裁判”?

    这里,曼昆律师可以给大家一个明确答案:在全球监管趋同的背后,有一个真正推手,就是FATF(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

    FATF如何塑造Web3项目命运?

    那么,FATF到底是谁?它又凭什么影响到各国VASP法案的走向?

    先简单介绍一下:FATF(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即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成立于1989年,由G7发起、OECD支持,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反洗钱(AML)与反恐融资(CFT)政策制定组织。其制定的《40项建议》已成为全球金融监管的“底线标准”。

    虽然FATF本身并无直接执法权,但其通过成员国立法传导与定期互评机制(灰名单、黑名单),持续施加金融合作压力,直接推动各国立法与私营部门(交易平台、托管商、DeFi项目)承担具体合规义务,最终影响到每一个Web3项目方与投资者。

    截至目前,FATF共有39个成员国,包括美国、中国、英国、新加坡、迪拜、开曼群岛等众多Web3热门法域。这些国家和地区,在近年纷纷依据FATF的要求出台了高度趋同的VASP法案。

    作为全球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政策的最高标准制定者,FATF发布的《40项建议》已成为各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重要蓝本,尤其是在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以及近年来兴起的虚拟资产领域,其制定的规则几乎等同于“全球金融合规底线”。

    图片

    FATF对Web3行业的影响,可以追溯到2019年。当年,FATF首次将虚拟资产(Virtual Assets)及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纳入监管框架,并发布了《针对虚拟资产和VASP的指导方针》,明确要求各成员国必须将VASP纳入本国反洗钱、反恐融资体系。

    对于Web3创业者来说,从这一年开始,项目的治理架构设计、资金链透明度、跨境业务布局,就已经开始逐步被纳入全球合规监管视野。

    随后的每年,FATF都会发布补充文件或评估报告,比如2021年10月《虚拟资产更新指南》、2022-2024年多轮《互评报告》《合规进展审查》以及“灰名单”“黑名单”,持续扩大对NFT、DeFi、稳定币等新型业务模式的监管覆盖。

    虽然FATF不直接介入项目方,但正是通过成员国立法与私营部门监管传导,最终影响到每一个Web3创业者和投资者的商业决策空间。那么,FATF是如何一步步将这些标准落地到各国VASP法案呢?

    曼昆律师认为,是从以下几条清晰路径着手:

    1. 直接制定监管底线标准

    FATF明确VASP广义定义,涵盖中心化交易所、托管钱包、OTC服务商,也囊括拥有治理权或控制权的DeFi协议、NFT平台。各国VASP法案几乎是以此为蓝本设计其适用范围,定义边界不断扩展,擦边避规的空间越来越小。

    2. 推动核心规则“Travel Rule”落地

    FATF要求各国将“Travel Rule”写入本地法案,VASP在虚拟资产转账过程中必须传递发起人和接收人的身份信息,直接打通KYC链条,与银行等传统金融体系无缝接轨,资金流全程透明。

    3. 定期互评,施加压力

    FATF每年对成员国开展《合规互评》与《跟进评估》,将执行不到位国家列入“灰名单”或“黑名单”,限制其国际金融合作、外资流入。为了避免被列入名单,各国纷纷加速出台VASP法案,严控行业风险。

    4. 持续更新指导意见,扩大纳管范围

    FATF通过发布补充文件,持续将NFT、稳定币、DeFi等新兴业务模式纳入监管范畴,各国也不得不同步修订法案,确保“不留死角”。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事实。2023年,阿联酋曾被FATF列入灰名单,彼时大量本地交易平台、托管商面临合规审查升级,外资入场受阻。该限制一直持续了大半年,直至整改完成后2024年3月,阿联酋才被正式移除。类似的案例也发生在韩国、新加坡,充分展示FATF“无形裁判”对全球监管走向的深远影响。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开曼、迪拜、香港等法域看到的VASP法案,表面上各有特色,但核心条款高度一致,其背后的“看不见的裁判”,正是FATF设定的全球顶层标准。

    当然,这也意味着,随着全球Web3监管进程的加速,很快所有成员国将会陆续为Web3行业安排上基于FATF制定的更为清晰的监管法案。

    对Web3创业有何影响与挑战?

    曼昆律师认为,在FATF的全球标准下,VASP项目乃至投资者面临的,无外乎三大影响与挑战:

    图片

    • 随着各成员国对KYC、Travel Rule、黑灰名单的要求严格对接,资金来源、去向透明度要求显著提升,部分高风险国家资金链几近断流。

    • 很多项目方以为DAO或NFT项目天然规避监管,但在FATF视角下,只要治理权、财务权存在集中性,仍属于VASP纳管范畴。因此,这些项目的股东、董事、实益拥有人需提前穿透,项目架构设计空间收窄,架构调整压力陡增。

    • 诸如开曼群岛这一类监管宽松地域的政策缩颈,单一法域将不再能构成Web3的“避风港”。跨国牌照申请、技术系统对接、审计报告等逐步成为Web3项目方必须正视的刚性投入,全球范围内,合规成本同步抬升。

    而在这全面的趋势下,Web3项目方、投资方的又该如何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呢?

    如何在FATF监管中找到合规路径?

    在FATF标准成为不可回避的监管底层逻辑之下,如何降低合规成本、保持长期竞争力,是每个Web3项目方与投资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那么,在全面遵守FATF监管方案之余,曼昆律师建议VASP项目方以及投资方可以提前做到以下几点,避免被动应对合规压力:

    1. 法域选择

    以当前监管较为清晰且对加密友好的的热门地为例,开曼,适合托管、发行、基金型VASP项目,但须提前优化股东架构,避免股东穿透审查障碍;迪拜,适合技术研发、创新型业务,通过监管沙盒快速入场,但Travel Rule合规配套需提前布局;新加坡、香港,则更适合交易平台、托管服务,需提前满足严格的AML/KYC要求和资本金要求。

    2. 项目架构设计

    提前梳理自己项目的治理架构,特别关注治理权是否集中以及项目的金融属性是否过强,避免因实控人认定问题被强制纳管。同时,建议提前配备专职合规官或独立董事,完善项目治理结构和合规体系,以便更顺利地通过牌照申请及后续监管审查。并且,在开发、运营基础设施类项目时,注意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实质性隔离,避免因分离不清晰导致牵一发动全身。

    3. 针对Travel Rule

    提前设计符合FATF要求的跨境交易数据传输方案,特别建议交易平台、托管商考虑引入MPC(多方计算)、ZKP等隐私增强技术,打造合规友好又兼具用户信任的技术解决方案,反而可能形成自身竞争壁垒。

    4. 全球VASP牌照布局

    随着以Binance为代表的主流交易平台陆续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并取得VASP牌照,VASP牌照布局的必要性与战略意义愈发显著。同时。随着FATF标准推动下的合规同步,曾经“靠开曼、BVI单一法域构架绕监管”的路径已逐渐失效。未来趋势是多法域VASP牌照+资金来源透明+治理穿透成为标配。因此,曼昆律师也建议项目方可根据自身业务模式及市场定位,在新加坡、迪拜、欧洲(如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多个法域提前布局VASP牌照,以构建稳健的全球合规网络,降低单一法域合规风险,并提前享受政策红利。

    顺便一提,专业的事情一定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处理。

    如果你也希望提前迎合FATF的监管核心,并做好充分的合规准备,欢迎随时咨询曼昆律师。作为资深的Web3律师,曼昆律师长期关注全球监管动向,在实操层面拥有丰富的商事法律、牌照申请及监管合规经验,能够为Web3项目方提供全方位的合规服务,助力企业稳步前行。

    / END.本文作者:Iris、毛捷豪

    jinse.cn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jinse.cn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0/140
    提交评论
    文章作者: /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系金色财经原创稿件,版权属金色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金色财经",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金色财经 > 曼昆区块链法律 > FATF——全球加密资产合规棋局的真正推手
    • 寻求报道
    • 金色财经中国版App下载
      金色财经APP
      iOS & Android
    • 加入社群
      Telegram
    • 意见反馈
    • 返回顶部
    • 返回底部